时间:2024-08-29 浏览:1035
近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三色河小禹成员们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并参与了“行走木兰溪,汇聚青力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木兰溪保护和,营造木兰溪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更多群众成为守护母亲河的实践者、监督者、推动者。本次实践也是继开展涵江区小小河长木兰溪下游区域研学活动后的再学习和探索。
三色河小禹实践队员们作为小小河长的研学导师,从河小禹的原色“绿色”出发,联动开展“捡”约计划(小小河长认领河流的巡河护河行动),以木兰溪中段区域为主要实践地,深入探寻摸索第二阶段研学路线和内容。
团队成员第一站到达绶溪河段,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并真诚、热情地向路人传播节水护河的知识与理念,收获了众多市民的点赞与支持。通过采访交流,调查了解小朋友们对木兰溪生态治理的认知程度,记录对研学内容的思考与建议,同时进行环保知识宣讲,让小朋友们以及家长对木兰溪的治理成效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让节水护河的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生根发芽,共同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第二站前往莆田市博物馆,探寻木兰溪历史的同时,体验了解沿线的非遗文化。在博物馆的深邃展厅中,团队成员沉浸于木兰溪非遗文化的瑰丽世界,深刻体会到这条母亲河不仅滋养了莆田大地,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第三站成员们兴致勃勃地前往文化街,并特别造访了“非遗里的中国-记忆馆”。记忆馆内,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非遗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对木兰溪沿线的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木兰溪中游段的研学内容,不仅是以木兰溪治理现状、木兰溪历史学习为内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实践也是莆田这座历史文化城市的靓丽名片。实践队长廖丹丹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古木兰溪的历史孕育这莆田特有的文化历史,有着丰富的非遗项目,中游的小小河长研学设计不仅可以包括我们去过的木兰溪治理展示馆、木兰陂、绶溪公园等地方,我们将总结本次调研结果,拟以‘木舟漂流记’为主线研学故事,增加非遗文化传承和体验,结合木雕、留青竹刻等体验项目。”
该实践队伍从6月计划是实践项目,从下游研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启示,很好的带入到木兰溪中游研学设计中,为更好的讲出木兰溪故事做了更充足的准备,同时实践队员们将以水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更多群众参与到幸福河湖的保护中去,为建设生态莆田、文明莆田贡献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