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5 浏览:11726
网络时代,谣言之害猛于虎。网帖、微博、微信等给谣言插上了翅膀,极短时间内就会造成不良后果。信息在朋友圈内不断扩散、转发,使得事件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引起群众恐慌。谣言之害,可见一斑。作为化工学子的我们,要学会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去面对,去判断,不信谣,不传谣。
谣言之所以肆无忌惮,原因是造谣者违法成本低。许多网民在发帖时存在着“恶搞很流行,不算什么”的想法,其他人认为这些“善意提醒”,转发一下总没错。然而,按键一点,谣言引发的恐慌却似乎“与我有关”。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公众心理相对敏感的时期,任何有关疫情的消息,都有可能在公众心理产生波动、产生影响。而每当此时,一些别有用心者,就会利用公众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渴求,发布一些敏感信息、散布一些错误言论,误导公众、影响公众,甚至引发公众心理上和情绪上的波动。谣言看似满足了大家对信息的饥渴需求,可在传播中,谣言制造着不安和恐慌,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一个不经意哪怕是善意的转发,可能会歪曲事实,并不会对阻击疫情产生正面积极作用。
心控疫情,决不是医务工作者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每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其中,不信谣、不传谣,也是作为公民必须坚守的一条责任底线,是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坚决做一位有责任担当、敢坚守底线、勇抵制各种谣言和谣传者,共同把迹场疫情防控战打好。